4887香港铁算资料4887领导干部改进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工作制度
为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同广大职工和农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我院服务“三农”的水平和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作如下规定。
一、深入院属各单位调研,加强与职工群众的联系
1、加强与院属各单位的联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三农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作为联系各研究所(场)的重要途径,院领导每人联系2-4个单位、2-3个综合性试验站点,每年至少深入各联系点两次,着重了解各单位对上级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
2、加强与专家的联系。院领导每人联系5-6名省领军人才,每年登门拜访沟通不少于2次,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主动为他们的工作提供服务。对联系专家反映的问题,要及时回复和办理;对联系专家的约访,要及时安排。
3、加强与困难职工的联系。坚持重要节日慰问看望。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2名困难职工,每年探望不少于2次。对联系职工的困难,要积极帮助解决,引导困难职工树立勇敢面对困难的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
4、加强与离退休老同志的联系。每年至少召开2次离退休职工情况通报会,注重加强离退休职工党组织生活督导力度。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3名离退休职工,每年上门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和建议不少于2次,帮助解决老同志反映集中的困难和问题。
5、加强党员与职工的联系。坚持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党员干部每人联系1-2名普通职工,经常与联系职工谈心,宣传党的政策,了解职工情绪,倾听职工呼声,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虚心向群众学习,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汲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
二、深入农村一线调研,加强与农民群众的联系
6、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与市(州)、县(区)政府部门的合作与联系,了解各地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政策导向和科技需求,推介我院在关键领域、重大项目上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
7、加强与农民群众的联系。深入乡(镇)村庄农户、田间地头,了解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倾听农民群众的诉求,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引导运用农业科技增产增收。
8、深入实施“三百”增产增收行动。完善机制,强化措施,选派100名由副高以上的专家领衔的科技团队,进驻100个村(企),推广应用100项先进实用技术,努力为“三农”工作服务。
三、深入双联点调研,加强与联系户的联系
9、积极参与“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把宣传政策、反应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大任务,作为联系双联点的重要途径,进入“双联”村每年不少于4次,全年累计时间不少于1个月,掌握发展状况,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10、推行“1265”双联新机制。打造一个科技扶贫培训高地,强化科技和项目两大支撑,建立省、市、县、乡、村、户六级联动机制,推行院村对接、所村对接、干群对接、户户对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双联行动相对接的“五对接”工作机制。
11、加强与联系户的联系。把促进困难户脱贫致富作为根本目的,院领导每人联系3户,县处级干部每人联系2户,每年入户不少于2次,累计时间不少于1周,帮助联系户谋划一条致富路、学习一项新技术、解决一件难心事。
四、总体安排与要求
12、院领导要紧扣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和推动全院跨越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倾听职工群众的诉求。重大调研课题统一确定,每年年初由班子成员、院属各单位、各部门提出建议,院办公室筛选汇总,提交院务会议审定,院领导领题开展调研。
13、县处级领导干部要紧扣本单位(部门)的职能任务、发展趋势和职工的实际需求,深入开展调研。调研课题要经所务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审定。
14、改进调研作风。严格执行食宿一律从简、不搞宴请、不上烟酒、不接受土特产品等约束性规定,不影响基层正常工作。
15、用好调研成果。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至少1篇有分量、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把调研成果转化成全院的工作部署和具体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