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6日,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在天水市召开,王钧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莅临秦州区粮油单产提升核心技术创新集成示范基地调研指导。
“我们最好的一种兰天小麦,不仅抗条锈病、抗倒伏能力突出,更是突破了亩均植株数很难超过二三十万株的极限,达到了亩均60万株,亩均小麦产量达到了713公斤,单产提升效果显著。”省农科院鲁清林在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现场认真向王钧副省长汇报。
近年来,清水小麦试验示范繁育基地积极探索“科研院所+合作社+农户”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了一套粮油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体系,有效破解了小麦、油菜等作物品种更新换代难题,打通了良种选育、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把“科技驱动+绿色转型+智能管理”作为核心,集成应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位一体技术模式,推广油菜免耕施肥沟播、无人机精准飞防、无人机定量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12项关键技术,为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探索出了宝贵经验。
此外,基地构建“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市场”模式,采取“订单农业+溢价收购”的方式,实现了村集体流转土地集约化经营,农户“土地流转+就近务工”双重增收。基地示范带动2000亩良种繁育,年吸纳劳动力5000人次,带动周边6个村集体经济增收超30万元,13家合作社亩均利润增长18%,亩均增收500元,实现了“粮食种植”向“育种产业”的质效转变。
(部分内容来源:甘肃日报记者:马国顺 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