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4887香港铁算资料4887官网

农科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科要闻 > 正文

央视网、中国甘肃网、新甘肃报道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国汉的委员见解

时间:2025年01月23日 16:28    作者:    来源:    点击:【字体:

1月22日,央视网“富民兴陇启新程•两会关注”栏目、中国甘肃网“聚焦2025甘肃两会”栏目、新甘肃“代表委员说两会”栏目分别报道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国汉参加甘肃省两会的委员见解。报道如下:

 

 

富民兴陇启新程·两会关注|刘国汉委员: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要以“特”取胜、追“高”图强

央视网消息(记者王小英)“虽然甘肃现代寒旱农业的特色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但依然存在产业体系布局欠精准、同质化竞争、现代化程度不高、品牌影响力亟待提高等问题。”正在举行的甘肃省两会上,甘肃省政协委员、4887香港铁算资料4887党委书记刘国汉表示,今年他继续关注寒旱农业发展,建议深度挖掘寒旱资源禀赋,对内破局突围,对外加强种植资源共享和交流,加快发展现代寒旱特色农业。

对内:破局突围升级寒旱农业产业体系

“甘肃寒旱农业产业发展,要以‘特’取胜,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内在特质,按照‘一地一品牌,一域一精品’布局。”刘国汉说。

他认为,在河西绿洲及沿黄灌溉农业区,要突出气候冷凉的优势,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和高原夏菇等产业,并在“天干地不干”的优势下,大力发展玉米、蔬菜、花卉等现代制种产业;中东部旱作农业区要突出产品在逆境中积累糖分与营养高品质优势,实现优质苹果、马铃薯和特色小杂粮等产业产量、品质双提升;陇南山地特色农业区要因地制宜巧用山地小气候,稳保特色经济林果种植规模;高原草地生态畜牧区要突出特色乳制品、有机牦牛肉,重塑牦牛肉乳生产加工体系。

“依靠科技赋能,全面升级寒旱农业生产体系”,刘国汉说,甘肃寒旱农业要追“高”图强,通过组建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创新“联军”,建立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攻克关键技术,研制前沿设备,为寒旱农业注入智慧基因,提升发展能级。

对外:共享成果引进利用国际种质资源

近年来,甘肃与多个国家在寒旱农业、戈壁农业、种业发展等领域开展合作交流,先后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30余项,小麦、马铃薯等作物种质资源1万余份,建立了国际一流的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库。在此背景下,刘国汉还提出要打造高水平种质资源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深化农作物种质资源引进与利用,提升科技创新合作水平。

“甘肃是国家三大种业基地之一,但还存在实质性开展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国际平台少等诸多问题,这制约了现代种业国际化高水平发展。”刘国汉说,希望依托建立的平台优势,大量引进与利用国际种质资源,为甘肃省培育更多优异的基因资源。同时,利用甘肃粮食品种创新优势,推动小麦、马铃薯、小杂粮等作物新品种在其他国家试验示范,让“陇”字号品种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生产种源,进一步助推国际种质资源交流交换。

除了平台,刘国汉还建议探索“项目补助+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企业走出去,利用企业在成果推广应用方面的优势,对引进高水平成果和前沿技术的企业给予补贴支持和引导,促使科研院所与企业共享科研成果,保障甘肃省寒旱农业发展中特色作物育种需求,助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2025甘肃两会|省政协委员刘国汉:建立国际合作实验室 促进“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走深走实


中国甘肃网1月22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张慧雅宋芳科孙珩力黄龙)“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于‘一带一路’”。省政协委员刘国汉认为,甘肃作为“一带一路”重要地带,具备一定农业科技优势,未来农业发展方面需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对此,刘国汉建议,参照科技部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模式,依托省级科研院所,重点支持有国际合作基础的单位或团队与相关国家建成甘肃省农业对外科技合作创新较高级别平台。

可选择一批成熟、代表性强的先进农业技术开展试点,分批次建立海外农业科技联合实验室、海外创新基地、农业科技合作联盟或联合体等技术实验室和科技示范基地。在试验条件、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保障甘肃农业资源国际合作交流工作走深走实,推动甘肃学术、人才的国际合作交流,促进国际技术转移转化。

“以国际合作实验室为平台,加强人才‘引进来’和‘走出去’。”刘国汉建议,紧密结合政府间国际合作大平台,从制定优惠政策、设立人才计划、持续投入物力财力入手,采取增加项目支持力度、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等方式,建立长效引进人才机制。从开展组织化研发着手,调动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顶尖研究力量,整合农业不同学科优势,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平行对接形成国际化合作平台,促进人才合作与交流。同时,他还建议,建立农业国际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支持农业科技人员“走出去”,进行深造学习和学术交流,以开设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培训班等形式,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同时,加强甘肃农业科技国际综合人才的培养。

刘国汉认为,依托国际合作实验室平台,还可提高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竞争力。

基于国际合作实验室的高效成果转化,加大甘肃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加工、储运、流通等全产业链环节投资,利用企业在成果推广方面的优势作用,使企业参与到农业贸易、投资和科技交流中。围绕发展需求和合作实验室项目,开展有效的民生推广及援助服务,支持企业将高产优质品种及甘肃省先进的育种、耕作、植保等技术推广到合作国家的重点农区。

刘国汉建议,还可在甘肃省科技计划中增加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项目支持,完善奖励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高水平成果和前沿技术,并探索“项目补助+市场化运作”机制,促使科研院所与企业共享科研成果,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上一条:刘国汉主持召开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一次学习(...

下一条:《甘肃日报》、新甘肃分别报道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党委...

农科热线:

电话:0931-7615000

邮编:730070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版权所有©4887香港铁算资料4887

主办:4887香港铁算资料4887

ICP备案号:陇ICP备15002874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429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农科热线
农科热线